別當完美媽媽,B+就夠了!(摘錄自親子天下)
無論是職業婦女還是家庭主婦都有可能是A+媽媽。
A+媽媽症狀一 孩子和工作擺第一,沒有自己。
許多好媽媽,往往沒有發現自己習慣燃燒自己;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和先生,剩下的才給自己。曉飛在廣播電台擔任主持人,也是一兒一女的媽媽。有一次驚覺,好久以來,自己沒有好好吃過水果。比方說每次切芒果時,都是把果肉好好切成小塊給家人,然後自己站在流理台前匆匆的把果核啃乾淨。李坤珊在書中也回憶女兒三歲時,有一天,把午餐的剩飯推到她面前,天真的說:「媽媽喜歡吃剩飯!」讓她感到非常震驚。
然而,這樣沒有自己的生活,不但容易耗盡自己的心力,還有可能喪失愛人的能力。若連自己都不愛,還能怎麼愛別人?
對策 一定要有個人的時間和空間
媽媽要照顧別人,必須不斷的付出;因此一定也要有自己獨處充電的時間。這也是許多職業婦女覺得自己比家庭主婦輕鬆的主要理由,至少上班的時候,可以好好的喝一杯咖啡。美國今日電視台和《親職》雜誌網站,在八月合作了一個職業婦女媽媽真心話調查,共有兩萬六千多位媽媽參與。媽媽們悄悄透露了沒有告訴別人的黑暗真心話:「其實,上班比帶小孩輕鬆多了!」調查中,三分之一的媽媽承認,工作雖然辛苦,卻是逃避全天候照顧小孩,一個完全正當的藉口。
A+媽媽症狀二 自信不足,總覺得自己不夠好。
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曾經私下針對來聽演講的媽媽調查,發現台灣媽媽普遍有「阿信」性格:有好的、成功的表現都不敢居功,覺得是運氣或者其他因素。但是,遇上家人和小孩有問題時,卻常常覺得都是自己做得不夠。蕭美君指出,媽媽的焦慮和罪惡感常常來自於比較,根本的問題就在於自信不足。蕭美君舉例,只要孩子生病,媽媽都很容易歸咎自己沒有照顧好,卻不會去想,這是孩子長大獲得免疫力的必經歷程。
對策 告訴自己:「我很棒!」
面對容易陷入「阿信」負面情緒的A+媽媽,應該要時時鼓勵自己:「當媽媽真的很不容易,我已經很棒了!」
A+媽媽症狀三 想要掌控、沒有彈性。
追求完美的媽媽習慣掌控,對於無法控制會感到焦慮。在專家的眼中,這樣的媽媽就是缺乏彈性,心裡設定了標準,就很難放下,把自己逼得很累,又容易對他人不滿。 沒有彈性的A+媽媽,爸爸的感受最辛苦。「老婆常常抱怨,每次我負責帶孩子去吃晚餐,就只會吃垃圾食物。但那是因為我只有『偶爾』帶孩子,開心一下有什麼關係。若都由我負責,我也不會天天給他們吃炸雞呀!」一位四十五歲、有一兒一女,在上市公司擔任經理的爸爸說。「老婆常常抱怨我早上送孩子上學經常遲到,她寧願自己早起。其實,也不是每次都遲到,但是老被罵,我也就意興闌珊……」在台南開攝影工作室的蔡爸爸吐苦水。
對策 偶爾出槌,真的沒有關係
許多好媽媽,做得多、睡得少,總是幫家人設想過多,但這樣往往忽略了帶領孩子認識真實媽媽的機會。李坤珊指出,許多大人會說:「等孩子長大,就會了解爸媽的犧牲。」但這種為他人設想的能力,不是年紀愈大就會愈成熟,它必須藉由無數成長經驗的歷練和滋養,才會慢慢深刻;它必須透過不斷的練習,才會變成處世原則的一部分。
有一項最新研究或許可以讓媽媽感到安慰:九成的父母承認曾經失控對孩子大吼;但孩子在父母情緒失控的過程中,反而可以學會情緒管理。美國達拉斯州南方衛理公會大學心理學教授喬治‧霍頓(George Holden),針對達拉斯州三十六個志願參加研究的美國家庭進行長期觀察研究。
霍頓在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,父母情緒失控是正常的事情,但最重要的是不能用言語汙衊孩子。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爸媽愛他們,只是情緒爆發乃人之常情。
你是A+媽媽嗎?
以下選項是的請打勾
○1.吃芒果只啃芒果核,果肉都留給孩子吃。
○2.幾乎沒有自己獨處的時間。
○3.想不起自己有什麼成就,引以為傲的成就都是孩子的表現。
○4.沒有可以談心、分享育兒甘苦的朋友和親人。
○5.堅持給孩子最好的。比方說,全母乳哺育、親手做晚餐和便當、陪做功課……若是無法達成會充滿罪惡感。
○6.相信教養書寫的都是事實,對照自己的窘況常常感到沮喪。
○7.只要孩子開心,自己就開心了。很久沒有問「自己」過得好不好。
○8.覺得沒有人可以分擔工作,先生照顧孩子總是會有問題、婆婆媽媽觀念落伍、保母笨手笨腳等。
以上的問題,若是有一半以上答案都是肯定,你很可能是自我要求太高的A+媽媽,真的很需要輕鬆一下,對自己好一點了!
解除A+媽媽罪惡感祕方
---給上班媽媽---
1. 寫下你上班的動機。不管是為了賺錢還是成就自己,若你確認目標都有達成,就不必有罪惡感。把這紙條收好,時時複習。
2. 遠離讓你覺得有罪惡感的人。不管是你公公婆婆還是鄰居,和無法認同你當職業婦女的人保持距離。
3. 偶爾休假當全職媽媽,排出一整天或提早幾個小時去接孩子,享受純粹當媽媽的快樂。
---給全職媽媽---
1. 每個星期務必排出專屬時間給自己,一個人去逛菜市場也好。
就算只有一個小孩,也要和先生、親友商量,這是應得的休假和充電。
2. 要有朋友,保持和外面世界的連結。不管是親戚、同學、前同事,找到和自己有類似處境的朋友,做為彼此的支柱。
3. 寫下全職媽媽的收穫:見證孩子每一個成長重要時刻、親子間無可取代的親密感、穩定的家庭生活……把紙條收好,低潮的時候複習。